坚持中间件研发的自主创新,夯实新兴产业发展的根基
以中间件为代表的基础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也是未来智能化产业的发展的基础,在智能驾驶、车联网、低空经济航空器、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中扮演“根基”的角色,为新兴关键产业的生态体系又稳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地基。因此,加快实现基础软件/中间件独立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及其战略意义,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久前发布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
近日,华玉通软(下称“华玉”)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坚博士在参加由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主办的《AutoSoft对话沙龙——2024汽车产业投融资创新变革与策略对话》中,同样提到了国产基础软件/中间件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自研的中间件核心技术对于智能驾驶产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李坚博士在《AutoSoft对话沙龙——2024汽车产业投融资创新变革与策略对话》发表演讲
李坚博士指出,当前,相比于应用类软件和芯片,我国基础软件产业相对依旧薄弱,面临不小的挑战。首先,我国基础软件起步时间较晚,汽车、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的基础软件主要依赖于国外厂商,应用于关键场景会存在数据信息及安全隐患。其次,由于核心技术此前长期被外国企业掌握,随时面临“卡脖子”的风险,对我国产业链安全及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基础软件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再加之难以被终端市场感知,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各领域对于国产基础软件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遍存在“重硬轻软”现象。
因此,实现基础软件的独立自主可控已成为当下各新兴产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特别是在汽车产业中,以中间件为首的基础软件,是开发未来多样化智能驾驶功能的核心必要前提,也是智能驾驶领域必不可少的核心需求。”李坚博士强调。随着智能驾驶不断向高阶发展(L2→L4+),独立自主的中间件成为打造面向量产的SOA架构必不可少的技术,在愈发复杂的算法与场景中,为智能驾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提供支撑。尤其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汽车终端核心的差异都会来自于软件。通过中间件搭建更加稳定、可靠的智能驾驶系统,并实现算法功能的快速、高效的敏捷开发模式,已成为OEM当前及未来的必然需求。
伴随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中国汽车产业链迫切需要自主可控的中间件核心技术,补足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华玉作为我国基础软件研发与创新的引领者,完全自主研发了“雨燕”通信中间件(SWIFT DDS)、“海鸥”确定性调度中间件(SEAGULL DS)等核心产品,并结合配套工具链,打造完整且自主可控的中间件平台。其中 SWIFT DDS是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且通过了最高等级ISO 26262 ASIL-D级产品功能安全认证的商用DDS产品。
目前,华玉的核心中间件产品都已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多个场景下落地应用,包括在与某国际Tier 1合作中,为其面向量产的L2+ ADAS域控平台提供包括SWIFT DDS、SEAGULL DS以及Green Engine在内的全套中间件平台解决方案,实现上层算法的快速适配、集成和部署,极大节省了客户的开发成本和系统集成时间,帮助客户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发与交付。
接下来,华玉将与更多的产业上下游伙伴通力合作,加快自主可控的国产基础软件在多个领域内的落地应用,为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华玉通软(Greenstone)成立于2020年。源自清华大学的创始团队融合了通信、计算机、芯片、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多年的研究积累以及商业实践,致力于通过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中间件技术,构建异构芯片之上的实时、可靠、安全的互联互通软件框架,帮助客户快速搭建低成本高可靠的、满足复杂场景通信及确定性执行调度要求的智能驾驶系统软件平台,为“软件定义汽车”打造行业领先的底层架构支持。